20年來,對于葫蘆的八萬和鉆研,讓李尊貴與葫蘆結(jié)下了不解的情緣,他用自己的那雙巧手,將葫蘆一個個刻畫成精美的工藝品。“葫蘆王”稱呼對于他來說在合適不過。今天讓我們來聽一聽“葫蘆王”李尊貴的藝術(shù)人生。
刻刀輕挑,蒼松翠柏躍然而生;烙鐵淺燙,山巒溪流一氣呵成。很難想象,細膩生動的圖景,盡在拇指大小的葫蘆表面。
走進新場古鎮(zhèn),李尊貴的“葫蘆閣”惹人駐足。窗欞門楣、外墻內(nèi)壁,垂掛著形態(tài)各異的大小葫蘆,寶鼎、筆筒、花瓶、蟲具,幾百個葫蘆工藝品散放四周,煞是可愛。
“這是我的葫蘆處女作,刻著完整的《赤壁懷古》;這是我發(fā)明的葫蘆酒壺,壺嘴、壺身、壺柄、壺底分別由4只葫蘆拼裝而成!崩钭鹳F打開話匣。眼前金褐色的“寶葫蘆”壺身上,手繪的李太白正把酒問月,飄然欲仙。
刀刻、烙燒、彩繪、拼接、勒扎,李尊貴手里的葫蘆千變?nèi)f化,不變的是他對葫蘆的喜愛。“1990年,在江陰路花鳥市場初見葫蘆,古樸色澤、溫潤質(zhì)感,我就被迷住了!薄
李尊貴的“葫蘆功夫”,離不開他在書法、繪畫、雕刻等藝術(shù)領(lǐng)域的積淀。
“李老師很有才能,年輕時就是多面手!苯Y(jié)婚35年,林秩瓊笑稱自己仍是丈夫的“粉絲”,習(xí)慣喚他“老師”。當年兩人同在上鋼一廠工作,朝夕相處,漸生情愫。
“我倆談朋友,很少蕩馬路逛商場,經(jīng)常去看畫展、博覽會!绷种拳偺寡,起初就是被“文藝青年”的一雙巧手吸引。印章篆刻、象牙微雕、發(fā)絲微刻,李尊貴門門涉獵;笙、古箏、葫蘆絲、吉他,也樣樣精通。
才藝多,花銷也多。車床、雕刻機、放大鏡,每樣都抵上一年工資。自從李尊貴迷上葫蘆,錢就更不夠用了。十余平方米的一室戶內(nèi),一下子又擠進上百只大小葫蘆,擁擠逼仄。“最難熬的是大熱天,滿屋子的葫蘆異味!绷种拳偀o奈地說。
與尋常木雕石刻不同,葫蘆凹凸不平,弧度、硬度、厚度都難以掌握。
夜深人靜,李尊貴獨坐書桌前,作畫、題字、上色,每一筆都格外小心,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,挑燈夜戰(zhàn),不知不覺已近天明。
林秩瓊看在眼里,逐漸理解和支持丈夫,“他從不浪費時間,不?贪‘嫲,刻刀尖、烙鐵燙,怕我心疼受傷都不說,他對葫蘆工藝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熱愛與執(zhí)著!
如今,她已甘當“葫蘆軍師”:“李老師刻梅蘭竹菊,我就找相關(guān)詩詞小令,逢年過節(jié),我就催他畫些吉祥圖案!薄澳惆。褪峭庑蓄I(lǐng)導(dǎo)內(nèi)行!”李尊貴口中嗔怪,眼里卻滿是笑意。
唐詩宋詞、龍鳳呈祥、國寶熊貓……中國文化元素是李尊貴最鐘愛的主題。美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,這些寄托美好寓意的圖案,也乘上葫蘆,漂洋過海。
李尊貴最難忘的,是有一年元宵節(jié),他手持特制的葫蘆筆,在唐人街為游客現(xiàn)場揮毫表演!耙晃幻绹先私舆^我的書法時,竟然雙膝下跪。我知道,不是我書法寫得好,他崇敬的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!
現(xiàn)在,新場古鎮(zhèn)洪東街,正打造一條民間技藝街,葫蘆、印石、剪紙、棕編、面塑、皮影……李尊貴與多位藝術(shù)家受邀免租入駐。
12月6日,軌道交通16號線將試運營,經(jīng)停新場!耙郧笆俏覀冏叱鋈,現(xiàn)在盼著把大家請進來。”李尊貴希望,伴隨交通迅捷,將四方來客請進古鎮(zhèn),請進葫蘆閣,請進中國傳統(tǒng)藝術(shù)。
|